莫邦富的日本管窺(268)日中文化交流要走出《追捕》时代
日经中文网特约撰稿人 莫邦富:1992年4月6日,日本在总理官邸举行欢迎中国共产党总书记江泽民的欢迎宴会, 120人的宴会出席者中,文艺界人士为作家山崎丰子、女演员栗原小巻、歌手芹洋子等7人。
为什么这7人会受到招待,和上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尤其是80年代初在中国出现的日本电影热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1978年8月、中日之间缔结了《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紧接着10月22~29日、邓小平访问日本。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中国的国家领导人首次对日本进行正式访问。为配合邓小平访日,中国10月26日起在北京、上海等7个主要大城市举办了第一届日本电影周,上映了由高仓健、中野良子主演的《追捕》(日文片名为《君よ憤怒の河を渉れ》)、熊井启导演执导、栗原小卷主演的《望乡》(《サンダカン八番娼館 望郷》)以及描写动物世界的《狐狸的故事》三部作品。
在此之前,中国正式上映的外国影片都是来自社会主义国家的作品,所以,日本电影在中国的上映等于是来自西方阵营的文艺作品在中国的首次亮相,在中国国民中激起了极其强烈的反响。由上海电影译制厂译制的《追捕》还获得了1979年中国文化部优秀译制片奖。
电影上映后,硬朗寡言的高仓健顿时赢得无数中国女性的芳心,扮演真由美这样一个敢爱敢奉献的少女角色的中野良子更是风靡了全中国。
当时的中国刚走出告密、迫害横行的文革时代,人心荒芜形同草木不生的沙漠,敢于爱上蒙冤受到迫害处于生命危险境地的“坏人”的真由美的举动在中国国民的心中激起强烈的反响,人们很自然地记住了发音和“真优美”相同的电影人物的名字。
多年后中野良子曾告诉我说,她第一次作为日本电影界访华团的一员访问中国,去参观上海虹口区的鲁迅公园时,一下车,就听到路旁的人都看着她在喊“真由美”,被这场面完全压倒,感到震撼不已。
而俊俏知性的栗原小卷则成了许多中国男性的梦中情人。电影的影响甚至波及到了时尚等领域,比如,高仓健饰演的杜丘所穿的立领风衣立马开始在中国风靡。
1981年我作为中国日语教师访日团的成员访问日本时,在日本外务省举办的欢迎宴会上见到了中野良子,和她聊了不少《追捕》上映后的幕后花絮。歌手芹洋子则来为我们演唱了《四季歌》,外务省还应我的要求特地邀请山崎丰子来参加宴会,并在宴会后安排了我和山崎丰子的单独对谈。
出于对日本电影的喜爱,大学毕业时,我曾希望能去上海电影译制厂工作,也翻译了不少日本电影剧本,比如:菊田一夫的《请问芳名》(《君の名は》)、木下惠介导演的《卡门回故乡》(《カルメン、故郷に帰る》)、松山善三执导的《默默无声的人》(《名もなく貧しく美しく》)、西河克己执导的《当歌女的母亲》(《花街の母》)等。
《追捕》上映20年后,应北京旅游节承办方的要求,我曾带中野良子去北京参加了相关活动,并且在我担当编辑的日本有关杂志上发表过对中野良子的长篇采访等。
和中野良子合影(1981年3月27日在東京外務省飯倉公館)
今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位于东京新宿的工学院大学孔子学院结合孔子日活动,举办《追捕》讨论会,邀请我去当嘉宾发言,谈谈《追捕》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在发言中,我如实回顾了《追捕》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巨大影响,也如实讲述了我的见解,即那是在当时有“文化沙漠”之称的中国,又是在文革刚结束不久这样一个特殊时期里才会让一部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实在是很普通的电影产生了难以想象的跨越国境的特殊影响,在价值观多样化的今天的中国社会里,这种影响是难以复制的。
接着,我还强调了我的观点:中日之间的文化交流不能光沉浸在对往昔的回顾和眷念之中,日中文化交流要走出《追捕》时代,我们需要有新的电影作品或者新的艺术形式的作品来承接《追捕》等日本电影创下的辉煌,在不忘中野良子等为中日交流作出贡献的老朋友的同时,我们也需要有新的偶像人物来继续高擎起中日交流的大旗。
http://cn.nikkei.com/columnviewpoint/tearoom/37568-2019-10-04-06-57-51.html/?n_cid=NKCHA014
为什么这7人会受到招待,和上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尤其是80年代初在中国出现的日本电影热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1978年8月、中日之间缔结了《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紧接着10月22~29日、邓小平访问日本。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中国的国家领导人首次对日本进行正式访问。为配合邓小平访日,中国10月26日起在北京、上海等7个主要大城市举办了第一届日本电影周,上映了由高仓健、中野良子主演的《追捕》(日文片名为《君よ憤怒の河を渉れ》)、熊井启导演执导、栗原小卷主演的《望乡》(《サンダカン八番娼館 望郷》)以及描写动物世界的《狐狸的故事》三部作品。
在此之前,中国正式上映的外国影片都是来自社会主义国家的作品,所以,日本电影在中国的上映等于是来自西方阵营的文艺作品在中国的首次亮相,在中国国民中激起了极其强烈的反响。由上海电影译制厂译制的《追捕》还获得了1979年中国文化部优秀译制片奖。
电影上映后,硬朗寡言的高仓健顿时赢得无数中国女性的芳心,扮演真由美这样一个敢爱敢奉献的少女角色的中野良子更是风靡了全中国。
当时的中国刚走出告密、迫害横行的文革时代,人心荒芜形同草木不生的沙漠,敢于爱上蒙冤受到迫害处于生命危险境地的“坏人”的真由美的举动在中国国民的心中激起强烈的反响,人们很自然地记住了发音和“真优美”相同的电影人物的名字。
多年后中野良子曾告诉我说,她第一次作为日本电影界访华团的一员访问中国,去参观上海虹口区的鲁迅公园时,一下车,就听到路旁的人都看着她在喊“真由美”,被这场面完全压倒,感到震撼不已。
而俊俏知性的栗原小卷则成了许多中国男性的梦中情人。电影的影响甚至波及到了时尚等领域,比如,高仓健饰演的杜丘所穿的立领风衣立马开始在中国风靡。
1981年我作为中国日语教师访日团的成员访问日本时,在日本外务省举办的欢迎宴会上见到了中野良子,和她聊了不少《追捕》上映后的幕后花絮。歌手芹洋子则来为我们演唱了《四季歌》,外务省还应我的要求特地邀请山崎丰子来参加宴会,并在宴会后安排了我和山崎丰子的单独对谈。
出于对日本电影的喜爱,大学毕业时,我曾希望能去上海电影译制厂工作,也翻译了不少日本电影剧本,比如:菊田一夫的《请问芳名》(《君の名は》)、木下惠介导演的《卡门回故乡》(《カルメン、故郷に帰る》)、松山善三执导的《默默无声的人》(《名もなく貧しく美しく》)、西河克己执导的《当歌女的母亲》(《花街の母》)等。
《追捕》上映20年后,应北京旅游节承办方的要求,我曾带中野良子去北京参加了相关活动,并且在我担当编辑的日本有关杂志上发表过对中野良子的长篇采访等。
和中野良子合影(1981年3月27日在東京外務省飯倉公館)
今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位于东京新宿的工学院大学孔子学院结合孔子日活动,举办《追捕》讨论会,邀请我去当嘉宾发言,谈谈《追捕》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在发言中,我如实回顾了《追捕》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巨大影响,也如实讲述了我的见解,即那是在当时有“文化沙漠”之称的中国,又是在文革刚结束不久这样一个特殊时期里才会让一部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实在是很普通的电影产生了难以想象的跨越国境的特殊影响,在价值观多样化的今天的中国社会里,这种影响是难以复制的。
接着,我还强调了我的观点:中日之间的文化交流不能光沉浸在对往昔的回顾和眷念之中,日中文化交流要走出《追捕》时代,我们需要有新的电影作品或者新的艺术形式的作品来承接《追捕》等日本电影创下的辉煌,在不忘中野良子等为中日交流作出贡献的老朋友的同时,我们也需要有新的偶像人物来继续高擎起中日交流的大旗。
http://cn.nikkei.com/columnviewpoint/tearoom/37568-2019-10-04-06-57-51.html/?n_cid=NKCHA014

2019-10-06

客观日本电子周刊2025年3月号(四)日本33家企业入围2025年度全球创新百强
2025-03-29

2025 九州川井杯高尔夫球赛圆满落幕
2025-03-18

第四回チャイナフェスティバル札幌2025
2025-03-13

ざいさつアップルツアー 札幌・石狩・当別コース
2025-03-12

2025全华联换届大会圆满闭幕,新一届领导团队正式成立
2025-03-08

交流と感謝
2025-03-08

客观日本电子周刊2025年3月号(一)【日本AI的明天】东京能否成为AI开发的全球据点
2025-03-07

中文導報:2025年北海道华侨华人春节联欢会盛大举行
2025-02-27

北海道中国工商会举办“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春节元宵晚会
2025-02-24

王根华:中国游客在北海道“过年”架起中日友好的桥梁
2025-02-20

董周箐:北国冰雪冻人,天使服务暖心—2025蛇年新春在日就医手术经历
2025-02-15

总领馆动态:王根华总领事出席2025年日中友好新年交流会
2025-02-14

北海道中国工商会 新春聯歓会
2025-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