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邦富的日本管窺 (239)日本中文媒体建议粤港澳向东京湾学习
日经中文网特约撰稿人 莫邦富:多年前开始,我就在日本媒体以及各种演讲会上提出“中日经济交流出现从硬件为主转为软件为王”的观点。随着时间的推移,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旅日新华侨和华人注意到并接受了这个观点。
最近,日本《中文导报》社长兼总编辑杨文凯作为海外代表列席参加广东省政协第十二届2次会议时,向会议提交了书面发言,提出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东京湾互相学习借鉴的建议,可以说这就是一篇反映出中日经济交流出现从硬转软倾向的好文章。
文中说,目前,以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为主的湾区经济是城市化、规模化、集群化的代表,是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高度聚散地,也是现代化发达经济体的象征。与世界三大湾区相比,粤港澳大湾区在区域优势、经济体量、人口规模、土地面积各方面已能望其项背,但是在人均发展水平、城市化精细管理、高质量人文生活品质、开放式创新所需要的自由环境等方面,尚有不少差距。
文章回顾东京湾区形成崛起于20世纪60~90年代,依托一都三县的人口密度,环绕东京湾展开京滨和京叶两条工业带,凭借先进制造和科技实力成为第三个世界级湾区。
东京大湾区人口规模达3800万,粤港澳大湾区为6671万人;东京大湾区面积13556平方公里,粤港澳大湾区面积43300平方公里;东京湾区的GDP约为1.5369万亿美元,人均4.1万美元,粤港澳大湾区的GDP约1.4万亿美元,人均2万美元;2016年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增速达7.9%,高于纽约湾区的3.5%、东京湾区3.6%、旧金山湾区的2.7% 。
文章认为从东京湾的发展经验来看,以下几点值得借鉴。
首先要坚定不移地以制造业为中心来合理布局,协同发展。
东京大湾区是著名的产业湾区,集中了包括钢铁冶炼、精密机床、电子产品、石油化工、有色冶金、机械、电子、汽车、造船、现代物流等产业,成为全球著名的工业产业带。在专业分工方面,千叶为原材料输入港,东京主营内贸,横滨精于外贸出口,川崎为企业输送原材料和制成品。
东京中心城区则强化高端服务功能,重点布局了高附加值、高成长性的金融等服务行业,吸引总部经济,打造奢侈品生产业和文化娱乐产业。东京集聚着50%的销售额超过100亿日元的大公司和30%以上的银行总部。
目前东京大湾区拥有世界500强企业38家,是拥有17家世界500强企业的粤港澳大湾区的2倍以上,突显了制造业强势。
其次追求产业和经济规模,坚持发展,做大做强。
以东京为中心的首都圈区域,今后还有可能扩大到茨城县、栃木县、群马县、山梨县,人口会达到4393万人。
东京大湾区60多年来一直保持龙头地位。在经济体量上,东京都的GDP近一万亿美元;2014年首都圈的GDP为1.6167万亿美元,超过了韩国的经济总量。东京集中了日本近三分之一的人口,GDP也占全国的三分之一以上。
再就是构筑互通互联的交通网,不遗余力地打造大进大出的便捷通道。
环绕着巨大的东京湾,东京大湾区拥有东京港、横滨港、千叶港、川崎港、横须贺港和木更津港等六大港口以及数个专业码头。这六大港口与羽田、成田两大国际机场,还有东海道、北陆、上越、长野、东北等新干线,以及东名道、中央道、川越道、东北道、常盘道、京叶道、湾岸道等数条放射状高速公路一起,构成了东京湾区与日本国内和全球主要城市之间的海陆空立体交通网,为人流、物流的大进大出提供了有力支撑。
第四、建设城市群,疏解城市病,注重精细化管理水平。
东京湾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东京、横滨、川崎、千叶、船桥、大宫等大城市和市原、木更津、君津等工业重镇,以及镰仓、川越、佐原等历史文化名城和众多中小城市组成的大湾区。
东京湾作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大都市圈,“城市病”却最少。日本全国的人口密度是340人/平方公里,东京都人口密度是6200人/平方公里,而东京市中心23区面积仅有627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1.5万人/平方公里,有的区甚至超过2万人/平方公里,世界少有。
为了对应高密度人流的聚集、疏散、移动等问题,东京大湾区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由地铁、电车、悬浮列车等组成的轨道交通网络之密集之精准,冠盖全球,成功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这份书面发言最后还提议有效利用旅日华人的人才和力量,搭建两大湾区的交流渠道。
长期生活和工作在东京大湾区的新华侨华人有40多万,旅日时间超过30年,他们拥有的知识、经验、人脉和资源,是两大湾区之间展开最直接的交流和沟通的桥梁,有助于展开深入的交流、借鉴及互相启迪。
http://cn.nikkei.com/columnviewpoint/tearoom/34527-2019-03-01-00-44-36.html/?n_cid=NKCHA014
最近,日本《中文导报》社长兼总编辑杨文凯作为海外代表列席参加广东省政协第十二届2次会议时,向会议提交了书面发言,提出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东京湾互相学习借鉴的建议,可以说这就是一篇反映出中日经济交流出现从硬转软倾向的好文章。
文中说,目前,以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为主的湾区经济是城市化、规模化、集群化的代表,是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高度聚散地,也是现代化发达经济体的象征。与世界三大湾区相比,粤港澳大湾区在区域优势、经济体量、人口规模、土地面积各方面已能望其项背,但是在人均发展水平、城市化精细管理、高质量人文生活品质、开放式创新所需要的自由环境等方面,尚有不少差距。
文章回顾东京湾区形成崛起于20世纪60~90年代,依托一都三县的人口密度,环绕东京湾展开京滨和京叶两条工业带,凭借先进制造和科技实力成为第三个世界级湾区。
东京大湾区人口规模达3800万,粤港澳大湾区为6671万人;东京大湾区面积13556平方公里,粤港澳大湾区面积43300平方公里;东京湾区的GDP约为1.5369万亿美元,人均4.1万美元,粤港澳大湾区的GDP约1.4万亿美元,人均2万美元;2016年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增速达7.9%,高于纽约湾区的3.5%、东京湾区3.6%、旧金山湾区的2.7% 。
文章认为从东京湾的发展经验来看,以下几点值得借鉴。
首先要坚定不移地以制造业为中心来合理布局,协同发展。
东京大湾区是著名的产业湾区,集中了包括钢铁冶炼、精密机床、电子产品、石油化工、有色冶金、机械、电子、汽车、造船、现代物流等产业,成为全球著名的工业产业带。在专业分工方面,千叶为原材料输入港,东京主营内贸,横滨精于外贸出口,川崎为企业输送原材料和制成品。
东京中心城区则强化高端服务功能,重点布局了高附加值、高成长性的金融等服务行业,吸引总部经济,打造奢侈品生产业和文化娱乐产业。东京集聚着50%的销售额超过100亿日元的大公司和30%以上的银行总部。
目前东京大湾区拥有世界500强企业38家,是拥有17家世界500强企业的粤港澳大湾区的2倍以上,突显了制造业强势。
其次追求产业和经济规模,坚持发展,做大做强。
以东京为中心的首都圈区域,今后还有可能扩大到茨城县、栃木县、群马县、山梨县,人口会达到4393万人。
东京大湾区60多年来一直保持龙头地位。在经济体量上,东京都的GDP近一万亿美元;2014年首都圈的GDP为1.6167万亿美元,超过了韩国的经济总量。东京集中了日本近三分之一的人口,GDP也占全国的三分之一以上。
再就是构筑互通互联的交通网,不遗余力地打造大进大出的便捷通道。
环绕着巨大的东京湾,东京大湾区拥有东京港、横滨港、千叶港、川崎港、横须贺港和木更津港等六大港口以及数个专业码头。这六大港口与羽田、成田两大国际机场,还有东海道、北陆、上越、长野、东北等新干线,以及东名道、中央道、川越道、东北道、常盘道、京叶道、湾岸道等数条放射状高速公路一起,构成了东京湾区与日本国内和全球主要城市之间的海陆空立体交通网,为人流、物流的大进大出提供了有力支撑。
第四、建设城市群,疏解城市病,注重精细化管理水平。
东京湾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东京、横滨、川崎、千叶、船桥、大宫等大城市和市原、木更津、君津等工业重镇,以及镰仓、川越、佐原等历史文化名城和众多中小城市组成的大湾区。
东京湾作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大都市圈,“城市病”却最少。日本全国的人口密度是340人/平方公里,东京都人口密度是6200人/平方公里,而东京市中心23区面积仅有627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1.5万人/平方公里,有的区甚至超过2万人/平方公里,世界少有。
为了对应高密度人流的聚集、疏散、移动等问题,东京大湾区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由地铁、电车、悬浮列车等组成的轨道交通网络之密集之精准,冠盖全球,成功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这份书面发言最后还提议有效利用旅日华人的人才和力量,搭建两大湾区的交流渠道。
长期生活和工作在东京大湾区的新华侨华人有40多万,旅日时间超过30年,他们拥有的知识、经验、人脉和资源,是两大湾区之间展开最直接的交流和沟通的桥梁,有助于展开深入的交流、借鉴及互相启迪。
http://cn.nikkei.com/columnviewpoint/tearoom/34527-2019-03-01-00-44-36.html/?n_cid=NKCHA014

2019-03-11

客观日本电子周刊2025年3月号(四)日本33家企业入围2025年度全球创新百强
2025-03-29

2025 九州川井杯高尔夫球赛圆满落幕
2025-03-18

第四回チャイナフェスティバル札幌2025
2025-03-13

ざいさつアップルツアー 札幌・石狩・当別コース
2025-03-12

2025全华联换届大会圆满闭幕,新一届领导团队正式成立
2025-03-08

交流と感謝
2025-03-08

客观日本电子周刊2025年3月号(一)【日本AI的明天】东京能否成为AI开发的全球据点
2025-03-07

中文導報:2025年北海道华侨华人春节联欢会盛大举行
2025-02-27

北海道中国工商会举办“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春节元宵晚会
2025-02-24

王根华:中国游客在北海道“过年”架起中日友好的桥梁
2025-02-20

董周箐:北国冰雪冻人,天使服务暖心—2025蛇年新春在日就医手术经历
2025-02-15

总领馆动态:王根华总领事出席2025年日中友好新年交流会
2025-02-14

北海道中国工商会 新春聯歓会
2025-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