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邦富的日本管窺(219)他让更多的医药发明走向市场--访东京大学医疗创新前沿事业负责人木村广道
日经中文网特约撰稿人 莫邦富:不久之前,2018年诺贝尔医学奖揭晓,美国的詹姆斯·阿利森(James P.Allison)和日本免疫学家、京都大学特别教授本庶佑,因发现抑制负向免疫调节的“新型癌症疗法”得奖。媒体报道说:“进入21世纪以来,日本人连续获得诺贝尔奖,本庶是第26位。”
还有人指出,今年的诺贝尔三大奖,都有“被生物学带着节奏走”的倾向,由此可以窥见当代前沿学科一斑。
显然现代生物学成了人见人爱的香饽饽。日本政府这几年也在忙于建立医疗特区,甚至于想把先进的医疗技术培育为日本经济对外出口的支柱产业。
在东京大学附近一栋并不起眼的大楼里,有一间挂着小小的公司牌子的办公室。东京大学研究生院特任教授木村广道不上课的日子就在这里办公。看着木村那副好好先生模样的笑脸,人们也许往往会忘记他曾经征战商场的辉煌经历,要知道他曾在好几家享誉世界的医药跨国企业当过多年日本法人总裁!
2002年,他的母校・东京大学看中他的这些辉煌的商界经历,特地聘请他回东大研究生院药学系当大学教授,希望他能挑起让东大的科技发明更好地走向商品化世界的重担。
于是,木村担任起负责推动东大医疗创新前沿事业负责人,医疗产业创新机构理事长等重要职务,还掌管着东大的一些投资基金管理工作。
不过,木村并没有满足这样的工作,他还想多做些自己喜欢做的工作,于是就创立了眼下这家主投医药系创业型企业的投资基金。
投资基金分2期。第一期投资资金为27亿日元,投资给8家公司,以基础研究、新药研发、临床及非临床试验、市场调研型企业为主,投资成绩5胜3败,原始资金翻了多倍。木村为此很自豪:“我的这个投资成绩很不错,为培育创业型企业做出了贡献。”
因为投资成绩斐然,于是又开始第2期投资基金的运用。这次基金规模达到71亿日元,投给以新药研发为主的15家创业型企业。
细细查阅木村率领的基金所投的企业就可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除了新药研发型企业外,他还很关注医药领域的市场服务型企业。比如,在第1期投资企业中,有一家企业专门调查药房收到的处方内容,由此来及时掌握市场对新药的真实需求。这类服务显然很受新药研发公司的欢迎。
1950年出生的木村谈到他现在的工作时觉得非常满意:“我喜欢有挑战性的工作。以前我在跨国公司工作时,从事的是1×N倍的工作。而现在的工作特点是0→N倍。从零开始创办企业,然后通过我们的努力,让其发展成为一个产业,你看,这多有刺激!多有成就感!基金的合同要求我必须保证能工作到2024年,所以,我还得学习,还得努力,还不能告老回乡,安度晚年。”
也许正因为他具有这样的意识,所以听到我问起有没有兴趣和中国企业、投资基金一起合作时,他立即回答:“欢迎,没问题。”
但他也尖锐地指出:“找到一家需要钱的企业还是很容易的,但是,要找到一个将领型人物来管理我们投资的公司却很不容易。我们需要能吸收到这样的人物,由他来率领团队冲锋陷阵。因此,我们风格就是只要是我们投资的,我们就会派人去管理这家公司。”
喜欢开手动排档的汽车,做别人不做的事,追求奇想天外的独创性,“只要公司尚存,我就继续我现在的工作”。笑眯眯地讲述着这些话时的木村,使我想起了曹操写下的名句:“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这是一次令人忘记了年龄的采访。
http://cn.nikkei.com/columnviewpoint/tearoom/32579-2018-10-12-00-12-46.html/?n_cid=NKCHA014
还有人指出,今年的诺贝尔三大奖,都有“被生物学带着节奏走”的倾向,由此可以窥见当代前沿学科一斑。
显然现代生物学成了人见人爱的香饽饽。日本政府这几年也在忙于建立医疗特区,甚至于想把先进的医疗技术培育为日本经济对外出口的支柱产业。
在东京大学附近一栋并不起眼的大楼里,有一间挂着小小的公司牌子的办公室。东京大学研究生院特任教授木村广道不上课的日子就在这里办公。看着木村那副好好先生模样的笑脸,人们也许往往会忘记他曾经征战商场的辉煌经历,要知道他曾在好几家享誉世界的医药跨国企业当过多年日本法人总裁!
2002年,他的母校・东京大学看中他的这些辉煌的商界经历,特地聘请他回东大研究生院药学系当大学教授,希望他能挑起让东大的科技发明更好地走向商品化世界的重担。
于是,木村担任起负责推动东大医疗创新前沿事业负责人,医疗产业创新机构理事长等重要职务,还掌管着东大的一些投资基金管理工作。
不过,木村并没有满足这样的工作,他还想多做些自己喜欢做的工作,于是就创立了眼下这家主投医药系创业型企业的投资基金。
投资基金分2期。第一期投资资金为27亿日元,投资给8家公司,以基础研究、新药研发、临床及非临床试验、市场调研型企业为主,投资成绩5胜3败,原始资金翻了多倍。木村为此很自豪:“我的这个投资成绩很不错,为培育创业型企业做出了贡献。”
因为投资成绩斐然,于是又开始第2期投资基金的运用。这次基金规模达到71亿日元,投给以新药研发为主的15家创业型企业。
细细查阅木村率领的基金所投的企业就可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除了新药研发型企业外,他还很关注医药领域的市场服务型企业。比如,在第1期投资企业中,有一家企业专门调查药房收到的处方内容,由此来及时掌握市场对新药的真实需求。这类服务显然很受新药研发公司的欢迎。
1950年出生的木村谈到他现在的工作时觉得非常满意:“我喜欢有挑战性的工作。以前我在跨国公司工作时,从事的是1×N倍的工作。而现在的工作特点是0→N倍。从零开始创办企业,然后通过我们的努力,让其发展成为一个产业,你看,这多有刺激!多有成就感!基金的合同要求我必须保证能工作到2024年,所以,我还得学习,还得努力,还不能告老回乡,安度晚年。”
也许正因为他具有这样的意识,所以听到我问起有没有兴趣和中国企业、投资基金一起合作时,他立即回答:“欢迎,没问题。”
但他也尖锐地指出:“找到一家需要钱的企业还是很容易的,但是,要找到一个将领型人物来管理我们投资的公司却很不容易。我们需要能吸收到这样的人物,由他来率领团队冲锋陷阵。因此,我们风格就是只要是我们投资的,我们就会派人去管理这家公司。”
喜欢开手动排档的汽车,做别人不做的事,追求奇想天外的独创性,“只要公司尚存,我就继续我现在的工作”。笑眯眯地讲述着这些话时的木村,使我想起了曹操写下的名句:“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这是一次令人忘记了年龄的采访。
http://cn.nikkei.com/columnviewpoint/tearoom/32579-2018-10-12-00-12-46.html/?n_cid=NKCHA014

2018-10-14

2025年“札幌中国节”成功举行 彩绘水墨画惊艳北海道 美声颂歌回响红砖广场
2025-08-25

李鉄君 中国水墨画実演と体験指導 & 王慶娟 オペラ中国歌の歌唱
2025-08-25

客观日本8月号(二)日英为何要另行单独合作核聚变发电?
2025-08-24

客观日本8月号(三)少年啊,要“拥抱大石”!
2025-08-22

Objective Japan 8月号(第1回):総務省発表:日本はAI活力で世界第9位
2025-08-21

陶永芳:我是世上最幸福的老人
2025-08-04

客观日本7月号(五)日美中韩高中生科学意识调查
2025-08-01

陶永芳:回想在日本住院的那些日子
2025-07-31

第43回「全日本中国語スピーチコンテスト北海道大会案内
2025-07-30

客观日本7月号(四)【日本信息通信白皮书】日美中德四国生成式AI调查结果
2025-07-26

客观日本7月号(三)文科省修改规则,博士生生活费支援将仅限日本人学生
2025-07-18

中文导报:第60届中国人殉难者全道慰灵祭在北海道仁木町民中心举行
2025-07-17

第2届全日本华侨华人业余高尔夫锦标赛&第11届北海道中国会杯高尔夫大会成功举行
2025-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