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道中国会

北海道と中国との文化交流、経済交流促進に努め、
北海道にいる華僑華人発展の支援及び北海道地域経済振興に寄与する
 
东西方教育:从孔子到柏拉图
仲春时节,雅典郊外伊米度山上的杏花刚刚从枝头飘落,如雪的杏花却正渐次绽放于中国广袤的华北原野。那些宽袍长袖的古人何时在孔子讲学的缁帷之地广植杏林,现在已无法准确考证,只留下曲阜孔庙大成殿前的“杏坛”和汉语中的这一特指词汇,还依然昭示着这位伟大的教育家对中国文化留下的巨大影响。

孔子名丘,字仲尼,出生于公元前551年的鲁国,祖上是宋国的贵族。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先河,并成为儒家学说的创始者。孔子儒家的德性论五行思想——仁义礼智信,对整个东亚和东南亚等地区有着深远的影响;从历史上看,孔子儒家的太极、理、气和人文思想对西方的影响也愈来愈大。美国近代思想家爱默生(R.W. Emerson)把孔子誉为“哲学上的华盛顿”,称颂“孔子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光荣”。

中文里“教育”一词虽然来自孟子语——“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但在他出生一百多年前,孔子已经提出了完备的教育理念。他倡导的“有教无类”,打破了当时奴隶主贵族对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体现了可贵的平等思想。同时,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但个性差异主要是因为后天教育与社会环境影响(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所以“因材施教”同样也是对每个受教育者的极大尊重。他在晚年整理的《诗》《书》《礼》《易》《乐》《春秋》被后世尊为“六经”,其内容涵盖了诗歌、政治、典章制度、哲学、音乐、历史等内容,是他施教的基本内容,也是两千多年来影响和塑造中国文化精神面貌、树立道德和行为标准的典籍。尤其他把《诗经》列之首位,警醒世人“不学诗,无以言”,是最能够说明中国传统文化特点的、颇值得深入研究的思想理念。

孔子去世半个世纪后的公元前427年,古雅典国王的后裔亚里斯东(Ariston)的第四个孩子出生了,这个前额宽宽的孩子就是柏拉图。他师从哲学家苏格拉底,颇得赏识。苏格拉底死后,他在失望中游历国外,四十岁时返回雅典,在雅典城外西北角创立了自己的学校,即著名的柏拉图学院。这所学院成为西方文明最早的有完整组织的高等学府之一,后世的高等学术机构也因此而得名,也是中世纪时在西方发展起来的大学的前身。

柏拉图主张教育应为国家培养哲学家和军人。他从斯巴达和雅典丰富的教育实践中汲取有益的东西,形成了他的教育理论体系。在教育的组织管理上,他主张国家控制教育,采取公养公育的方法培养人才。他就普通教育、儿童教育和高等教育做了分门别类的规划设想,认为儿童应该从阅读、书写、计算、体操等开始学习。他的学院受到毕达哥拉斯的影响较大,课程设置类似于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传统课题,包括了算术、几何学、天文学以及声学,被称为“后四艺”。学院培养出了许多知识分子,其中最杰出的是亚里斯多德。

柏拉图学园的两个根本点为开放性的研讨学风和以数学为最重要的研究对象。柏拉图在学园门楣上铭刻了“不习几何者不得入内”这一警句——或许,这和孔子强调的“不学诗,无以言”在两千多年前就构成了东西方文化大河分叉奔流之处?

然,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正如孔子所叹,历史已经延伸到吾辈脚下,而如何教化培育人类,依然是最严峻的问题。无论如孔子倡导修身养性之“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还是如柏拉图所言—— 教育是运用理性去认识理念世界,从而带来灵魂的转向,产生哲学,从而实现理想的城邦——两者都有一个原始动机,那就是致力于人能够完成自我启蒙,成为一个完整的、向善的“人类的人”。

苏格拉底也注意到“德”在调整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上的重要意义。他的“美德即知识”凸显了“德”的重要性。他对整体的人类抱有和老子、孔子一样的坚定的乐观态度。

公元前500年前后人类历史上出现过一个奇迹时代,中国有老子、孔子、墨子、庄子、列子;在印度有《奥义书》和佛陀;在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中国、印度和希腊这三个在当时互不知晓的地区在同一个时间达到了各自的智慧高峰。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把这一时期称为世界历史的“轴心时代”。

希腊和中国,是这古老文明大轴的东西两端,每当世界需要整体性解决之道的时候,这些植根古老土地的文明,将会挺身而出,为世界提供新的参照和坐标。 “9-11”纽约双子星大楼的轰然倒塌,是老子第九章“揣而锐之,不可长保”的直观写照。 “和而不同”、“上善若水”,世界重新思考东方观念中何以能“天长地久”的智慧。

雅斯贝尔斯说:“人类一直靠轴心时代所产生的思考和创造的一切而生存,每一次新的飞跃都会回顾这一时期,并被它重燃火焰。自那以后,情况就是这样,轴心期潜力的苏醒和对轴心期潜力的回归或复兴,总是提供了精神的动力。”这是一根横贯东方西方的大轴,这根大轴曾经推动过世界,正在推动世界,并将继续推动世界。

http://mp.weixin.qq.com/s/GJlJuKzgINx4c4TQ9et3QA
2017-04-21